陜西考生網
投稿郵箱

醫科留學生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二維碼 12192
發表時間:2022-06-17 14:41作者:考生幫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摘要]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對中國進行了大量失實報道,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西方國家的部分政客頻頻甩鍋中國,使得這一問題愈發嚴重。在此背景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看到真實的中國,顯得尤為重要。醫科專業的來華留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不僅親身經歷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而且回國后作為醫生社會地位高,具備在國際上講好中國故事的顯著優勢。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學類來華留學生的實踐管理為基礎,通過豐富育人模式、樹立優秀榜樣、創造講述平臺等方式,探索出具體可行的實施策略,幫助引導醫科來華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中國故事;醫科專業;策略實踐

p47.jpg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來華留學生考察新農村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跡”。隨著中國日益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部分西方國家開始居心叵測地歪曲和抹黑中國,不僅層出不窮地制造“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一系列論調,并且進行了大量失實報道,導致中國在全球范圍內遭遇信任赤字、形象危機等問題。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西方國家部分政客為轉移其國內矛盾,更是頻頻甩鍋中國,使得這一問題愈發嚴重。為了更好地樹立大國形象,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明確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要講好中國故事。因此,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看到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顯得尤為重要。

截至2018年,來華留學生總人數已達49.22萬,52.4%為學歷生。其中,醫學類專業留學生規模居各專業來華留學學歷生之首。如何發揮留學生群體優勢,引導他們用自己國家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成為一個亟需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優勢

中國故事是指包含中國元素、體現中國特征、與中國相關的故事。換句話講,一切與中國傳統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內容,都屬于中國故事的內容范疇。來華留學生群體,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具備以下顯著優勢:

1.受眾對象廣。他們來自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本國具有完整的社交網絡和親友資源,這些都可以成為來華留學生講述中國故事的受眾對象。

2.潛在影響大。來華留學生絕大部分屬于青年學生,思想和性格都具有可塑性,對自己本國的發展具有潛在未來影響力;醫科留學生占來華留學生群體比例高,受學制影響在中國學習生活時間較長,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感觸較深。更重要的是,醫科留學生回國后從事醫生相關職業,社會地位較高,言語傳播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3.更具說服力。留學生在正式踏入社會之前,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求學,對中國具有一定的感情,通過他們講述的中國故事,屬于自發性的柔性宣傳,相對官方媒體的宣傳更有說服力、滲透力和影響力,也更容易獲得情感支持和價值認同。

4.留學生在中國求學、生活,對中國的發展有直接的認識和感受。以中國的移動支付為例,在習慣使用信用卡的西方國家,普通老百姓很難想象,在既不用現金也不用銀行卡的情況下,消費者如何完成支付行為,商戶又如何接收到最終的資金。來華留學生在中國求學期間,親眼見證了中國移動支付的使用和普及。除移動支付外,還有高鐵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名片,這些都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縮影,來華留學生對此也都有親身體會。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為了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武漢——這座具有千萬人口的中部省會城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于2022年1月23日實行封城,取消了包括國外航班在內的一切外出交通途徑。全國人民自覺遵守無必要不外出的防疫措施,這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行為,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價值觀最為直接的體現。在中國,尤其是武漢市內經歷過這一特殊時段的留學生,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悟:春節前夕,中國政府迅速調動四面八方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以生死時速建設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堅持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護佑人民,迅速控制疫情同時穩步恢復經濟發展,多渠道分批次向超過100個國家援助新冠疫苗,這些都會讓他們深刻具象地意識到,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什么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仍十分嚴峻,國內已將疫情防控常態化,醫科專業來華留學生在這一大環境下,更容易分享、傳播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本文以醫科留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梳理利用這一群體的自身優勢講好中國故事的探索和實踐。

p48-1.jpg

元宵節做燈籠

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科留學生簡況

華中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是一所具有110余年辦學歷史的醫學名校,自2007年開始正式招收醫科留學生以來,已累計培養了來自巴基斯坦、泰國、韓國、伊朗、埃塞俄比亞等53個國家的768名醫科專業國際學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面向留學生制定了六年制英文授課臨床醫學本科(MBBS)、五年制中文授課臨床醫學本科、四年制英文授課藥學本科、三年制醫學專業碩士,以及四年制醫學專業博士等多個層次和梯度的培養計劃。其中,臨床醫學本科均需先在基礎醫學院學習醫學基礎知識,然后才能進入臨床學院開始臨床知識學習和臨床實習、實踐。

以MBBS為例,本科期間開設了包括中國概況、大學計算機基礎等19門素質教育通識課程,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等31門學科基礎課程,內科學、外科學等15門專業核心課程,以及外科學實習、醫學影像學實習等10門實習實踐環節,按照教育部制訂的《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質量控制標準暫行規定》要求,與我國醫學本科生趨同培養。此外還開設了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課程,但數量較少,MBBS學生學習任務繁重,還需要探索更多引導其講好中國故事的新途徑。

p48-2.jpg

端午節劃龍舟

三、引導醫科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策略實踐

基于上述背景,我們針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科留學生群體展開了實踐,探索了以下三種方式,引導他們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

(一)豐富育人模式

引導醫科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前提,是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中國,對中國有感情。只有具備這個基礎,在西方媒體顛倒黑白、污名化中國的背景下,來華留學生對中國的描述才會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見解,愿意盡可能地講好中國故事。與進修生和其他專業的學歷生相比,醫科留學生在中國學習時間較長,學校是他們主要的生活場所,上課是他們與學校和中國發生聯系互動最為密切的方式。因此,為了引導醫科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強化專業課程的育人目標。在中國概況這類與中國國情相關的課程基礎上,其他專業課程也要突出“課程育人”,做好“課程思政”,引導學生知華、友華、親華、愛華。以基礎醫學院王建枝教授為例,她在給留學生講述病理生理學課程時,鼓勵學生要懷有遠大理想,為解除人類之病痛奮斗終生。她號召學生要打好醫學知識基礎,為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自己的應有貢獻。

2.提供豐富的傳統文化活動。在做好課程育人的前提下,基礎醫學院以中國傳統節日為突破口,通過文化講座、茶話會等形式,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來華留學生背井離鄉來到中國求學,容易產生孤獨、失落、焦慮等情緒。如果能利用好中國傳統節日,不僅可以給予他們實際的溫暖陪伴,而且也能幫助其了解節日背后的深層文化內涵。2019年,基礎醫學院先后舉行春節、元宵節和端午節等文化活動共7場,活動中,來自五湖四海的醫科留學生歡聚一堂,由輔導員老師講述節日歷史和傳統習俗,配合帶有節日元素的互動環節,如掛燈籠、包粽子、寫對聯等,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過程中記住這些中國傳統節日。來自牙買加的李紅(Naomi Redway)在體驗了端午文化講座后興奮地表示,她終于知道端午節為何會被翻譯為“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了,這是因為當時人們搶著劃船去救投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3.舉辦文體活動增進中外學生融合。以文體作為切入口,讓醫科留學生和中國學生一起參與體育競賽和文藝晚會,同時選拔優秀醫科留學生擔任學院學生會文藝部、體育部副部長,切實加強中外學生的交流融合互動。文藝體育沒有國界,醫科學習任務繁重,醫科留學生參加這些文體活動,和中國同學一起同臺競技,不僅能結識中國朋友,也可以展示自己、放松身心,從而以更加飽滿的精神姿態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當中。

4.開展深入了解中國的實地考察。學院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校門,去校外開展豐富多彩的實地考察等學習實踐活動。2019年12月,學院組織了孝昌縣實踐之旅活動,這次活動讓留學生們切實感受了新農村建設的現實成果,親身體會到脫貧攻堅絕不是喊喊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地讓群眾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引導過程中,學院還特別關注了中國政府獎學金生這一群體。作為經歷重重選拔最終脫穎而出的優秀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生本身帶有一定的外交屬性,對中國有一定的好感度。通過抓住這一特性,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使他們一同經歷美好的中國故事,讓他們對中國產生深厚的感情,從而為講好中國故事奠定基礎。

(二)樹立優秀榜樣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留在校內的醫科留學生無懼風險,紛紛要求上戰場,希望能為抗擊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其中有未滿20歲、來自伊拉克的臨床醫學本科生杜旺迪(Abdullah Wadi Saleh Dulaim),也有臨近30歲、來自毛里求斯的醫學博士生庫什(Kush Dhoomun),這些主動請纓的醫科留學生來自全球不同的國家,他們看到中國醫護人員面對當時未知的新冠病毒,毫不退縮地日夜奮戰,他們也想用實際行動,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自己的貢獻。雖然最后考慮到安全因素,學生們的請戰申請未被批準,但他們也并未氣餒,而是主動承擔起服務校內留學生的工作。這是課程思政、引導教育的成功案例,如果留學生對中國沒有感情,就不可能冒著危險主動要求前往抗疫一線。這些優秀來華留學生的中國故事,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報道,并在全校師生中流傳開來。

(三)創造講述平臺

除了主動講述優秀來華留學生的中國故事,還應努力搭建各種平臺,讓來華留學生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A醫學院結合醫科留學生學業、文藝、體育等方面的表現,選拔了一批優秀醫科留學生,并舉行了頒獎典禮,讓獲獎學生與在場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中國故事。來自斯里蘭卡的李亞蘭(Sachini Dissanayake)參加了包括校園十大歌手、學院春華秋實晚會等在內的近20場文藝比賽,被授予“文藝之星”榮譽稱號。在頒獎典禮上,她作為學生代表上臺發言。她感慨地說,剛來中國時她很害怕,連一句中文都不會說,感覺很孤單也很焦慮。但她從小喜歡唱歌,偶然參加了一次唱歌比賽,認識了一群非常棒的中國朋友。在朋友的推薦下,她參加了越來越多的歌唱比賽,結交了更多的中國朋友?,F在她的中文已經說得非常流利,也變得更加自信。因此,她十分感謝基礎醫學院,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并且熱愛中國。除了頒獎典禮,還可以組織與中國故事相關的征文比賽,利用包括微信、微博、抖音等在內的新媒體,通過舉辦中文展示比賽、學習經驗交流會、演講比賽、辯論會、攝影大賽等諸多活動,為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搭建講述平臺。(作者陳曦系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國際學生輔導員,晏漢姣系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教學辦公室主任)


不良信息舉報熱線:18629144729
會員登錄
登錄
其他帳號登錄:
專題通道
聯系我們
中國·西安
tousu114@126.com
最新更新

最新更新

投稿:zhanwu114@126.com

上一頁 1 2 3
...
下一頁
免責聲明
ABUIABAEGAAg0amxnAYo6IWLxwYwogY4mwI


  本站即“陜西考生網”,唯一網址:“m.volunteertoheal.com”是一家公益性招考資訊發布平臺,部分素材源自網絡且注明來源,如侵請聯刪。凡標注源自網絡的素材本站僅供參考,不承擔任何責任;凡標有本站“陜西考生網”字樣logo的文圖均為本站原創,未盡允許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全部或局部鏡像和鏈接,嚴禁做為任何商業化用途;凡站在分享我站文圖內容請注明來源,遵守版權合法權益!

微信掃一掃關注更方便